安徽职工党建教育

亲爱的职工朋友们,安徽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,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都闪耀着奉献与担当的光芒。今天,让我们沿着时间的脉络,走进安徽的红色岁月,感悟先辈们的伟大精神,汲取奋进的力量。
安徽是土地革命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场,红色遗址遍布全省。众多革命先烈在此浴血奋战,为新中国成立作出巨大贡献。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,激励后人不忘初心。传承红色精神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,凝聚民族力量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在安徽金寨县建立
大别山根据地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。 大别山根据地物资极度匮乏,战士们只能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军装,吃着掺杂着野菜的粗粮。但艰苦的环境没有磨灭他们的斗志,年仅 17 岁的陈先瑞,在父母被敌人残忍杀害后,怀着满腔怒火加入红军。他跟随部队翻山越岭,转战多地,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英勇善战的指挥员。在一次战斗中,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,他带领战友们浴血奋战,成功守住阵地。
金寨县 23 万人口,10 万人投身革命,10 万忠魂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。那矗立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,无声诉说着他们的奉献与牺牲,激励着我们在工作中直面困难,坚守岗位。
此石像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
大别山人民全面支持红军,军民展现出深厚的鱼水情,大别山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。 现代社会中,大别山精神依然在教育、文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
时光流转,抗日战争爆发,安徽泾县云岭成为新四军的指挥中枢。
新四军军部在安徽泾县云岭运筹帷幄。叶挺、项英等将领在此领导华中地区的抗日斗争,简陋的指挥部里,只有几张木桌、几条长凳,却是决胜千里的核心。新四军在安徽取得多次胜利,百姓们自发组成担架队、运输队,冒着枪林弹雨为新四军送粮送药。军民一心,共赴国难,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,在今天的工作中同样意义非凡。
解放战争时期,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役 —— 渡江战役在安徽打响。
在战役筹备阶段,安徽人民积极响应,仅无为县就组织了 3 万多民工、2000 多艘船只支援前线。 渡江战役中,解放军面对长江天险,勇往直前。 他们攻坚克难,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。
渡江战役精神激励着后人在新时代不断奋进。 这种精神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。
14 岁的马毛姐,主动加入渡江突击队。渡江途中,敌人的炮火不断袭来,她的右臂被弹片划伤,鲜血直流,但她咬紧牙关,奋力划船,将第一批解放军战士送到长江南岸。她的勇敢无畏,展现了安徽人民为了国家统一、人民解放无私奉献的精神。
进入和平年代,安徽的红色精神依然薪火相传。
科研工作者们传承着先辈们的奋斗精神。无数个日夜,他们反复试验、不断改进,放弃了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时光,为企业发展和国家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。在基层服务岗位上,工作者同样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。 红色精神是强大精神动力 每个人都应肩负起时代使命,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,现代社会我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,立足本职工作, 在企业和社会中积极贡献,传承红色精神。
我的讲解结束,谢谢大家。